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9:53 点击次数:195
朱元璋临终时,要求所有的妃子们一同随他入葬。
没想到三岁的小公主的一句话,竟然让朱元璋动了恻隐之心,结果她的母亲免去了陪葬的命运。
那位三岁的公主当时究竟说了什么,竟让朱元璋以如此坚决的态度作出反应?她之后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?
朱元璋的后宫
这位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儿,名叫宝庆公主。她的母亲是一位妃子,传说名为张美人。
朱元璋的一生,坦白说,妃子并不算少,和后来的“情圣皇帝”康熙相比,也差不了太多。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与康熙相比,朱元璋平日里显得更加专注和一心一意。
展开剩余92%尽管朱元璋后宫佳丽众多,他心中唯一的挚爱始终是马皇后。即便马皇后早早离世,朱元璋对其他妃子们始终未曾产生那种深厚的感情。这是否也可以解读为一种“出淤泥而不染”的高洁呢?
如今看来,马皇后无疑是相当完美的。
如果不考虑外貌,马皇后的品德和能力都相当出色。
史书虽然没有详细描述马皇后的容貌有多美,但在朱元璋眼中,她便是美丽的象征,毕竟情人眼里出西施。
自从老朱登基为帝后,后宫的事务基本无需他再过多关心,马皇后一人便足以应对一切。
马皇后去世后,后宫的事务由谁负责?是李淑妃。
国家不能一日没有君主,后宫也不能缺少管理,否则她们岂不是又要相互争斗了?
李淑妃接任重任后,一直表现得非常出色。
马皇后去世后,朱元璋发誓再也不立新皇后,否则李淑妃便会是继任者。
关于李淑妃的最终命运,传闻称她是被朱元璋赐死的。
一天,朱元璋正与大臣们讨论重要事务。待他回宫时,发现李淑妃正与皇太孙朱允炆在一起。
原本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,没想到朱元璋竟然联想到了未来可能发生的可怕一幕。
朱元璋视李淑妃为后宫中权力独揽的太后。待朱元璋去世后,年幼的朱允炆继位,紧接着朝政大权便被李淑妃一手控制,最终朱允炆成了她的傀儡。
自然,这不过是朱元璋的一场幻想。
历史上类似的事情屡见不鲜,而朱元璋更是一个绝不允许后宫干预朝政的人。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,他最终决定采取极端手段。
随后,朱元璋悄声对李淑妃说道:“你已经好些日子没去见你的两个哥哥了吧,不如抽空去看看他们,就当作最后一次告别吧。”
“最后一别”这四个字,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朱元璋的意图。
李淑妃是个机智的人,她立刻就领悟了。
在探望完两位兄长后,李淑妃便上吊自尽。
当然,这个故事来源于民间史籍的记载,关于其真实性仍需进一步考证。
李淑妃去世后,郭宁妃便接管了重任。至于这位朱元璋的妃子,据说最终也是被老朱亲手赐死的。
由此可见,在明朝,做官无疑是一项高风险的职业,而成为皇帝的妃子也同样充满危险。
可以这么说,面对众多妃子,除了马皇后,朱元璋对谁不满、想要除掉谁,基本上毫不犹豫,完全没有任何顾忌。
虽然这么说可能平淡无奇,但从他最后做出的决定来看,一切已经显而易见。
聪明的公主
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古代的活人殉葬制度,比如在皇帝去世之前,通常会挑选一些人陪葬。大多数皇帝往往会选择自己的妃子,而朱元璋也不例外。
为防止后宫的妃子们在自己去世后觊觎皇权,或是再嫁他人,朱元璋在临终时下令,所有妃子都要随他一同殉葬。
这真是太吓人了,据说陪葬的人大约有50个,竟然是50条性命啊!
众妃子得知此事后心情极为沉重,她们不愿如此匆忙地告别这片美丽的人间,毕竟还有许多未完成的心愿,她们怎能甘心带着遗憾离开这个迷人的世界?
尽管心中满是遗憾,但也无可奈何,毕竟皇命难违。自从马皇后和朱标相继去世后,便再也没有人能够制约朱元璋的行为,因此,众妃子的命运已经注定。
在朱元璋临终之际,他最小的女儿宝庆公主依旧像往常一样,来到宫中探望他。
朱元璋对这位最小的女儿可谓宠爱有加。她自幼聪颖可爱,任何一个正常人见了都难免会喜爱她。
然而,现在朱元璋即将离世,他满怀不舍地对小女儿说:“孩子,好好活下去,父皇恐怕过不了几天就要与世长辞了,你一定要照顾好自己……”
宝庆公主听后心情极为沉痛,急忙安慰道:“父皇一定不会驾崩的,他一定会康复的!”
朱元璋听后微笑着摇了摇头,心中感到一阵温暖,没想到年纪如此小的女儿竟然如此懂事。
当看到朱元璋否定自己时,宝庆公主顿时放声大哭。
最终,在众人的劝慰和哄劝下,宝庆公主才止住了哭泣。这一幕极为动人,甚至连朱元璋那颗坚定的内心也因此产生了动摇。
一想到宝庆公主没有其他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,朱元璋不禁感到一阵忧虑。如果她的母亲张美人也一同陪葬,那么以后谁能陪伴这位聪慧又可爱的女儿呢?难道只能是太监和宫女吗?
朱元璋心中十分不安,自己这个从小失去双亲、在他人抚养下成长的孩子,始终让他难以放心。于是,他做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——不让宝庆公主的母亲张美人随葬,而是让她留在世间,照料好两人的女儿。
因此,张美人便成为了朱元璋所有妃子中唯一一位未被随葬的。
朱元璋的妃子们在陪葬时的遭遇,实在是令人发指的残忍。
朱元璋去世后,依照规定,这些妃子们也都必须陪葬。
直接处决显得过于残忍,于是太监们将这群妃子赶进一间房间,然后命令她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吊自尽。
在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,40多位妃子相继去世。
根据后来的考古学家研究和发现,共挖掘出46名妃子的遗骨,这个数量并不小,每一具遗骨背后都承载着无辜的生命。
显然,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活人殉葬,这已经算是较为宽容的做法了。
刚开始时,活人殉葬的做法是,士兵们将妃子们活生生地压入棺材,然后用大量坚固的钉子将棺盖钉牢,最终让她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密闭的棺中死去。
那真是折磨人啊,倒不如直接了结,省得临终前还得忍受这些痛苦。
公主的命运
#深度好文计划#提到殉葬,便不能不提大明的战神朱祁镇,他正是那个亲手杀害大忠臣于谦的帝王。
如果说朱祁镇做过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,那么最为突出的一项便是他废除了殉葬制度,这一举措可圈可点。然而,到了清朝,这一制度又被重新恢复了。
在殉葬制度方面,朱祁镇无疑已达到了一个极为高远的层次。
令人感到疑惑的是,虽然张美人并未随同殉葬,但关于她后来的事迹却在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,甚至连一些民间的八卦史书也几乎没有提及,或许是因为她去世得较早。
后来,燕王朱棣从侄子朱允炆手中夺取了皇位。要说朱允炆真是愚蠢至极,原本朱棣并没有这样的打算,完全是他朱允炆逼得太紧,才逼出了这一结果。
朱棣登上皇位,多少带着些许压抑与不安,毕竟这一切是他侄子用生命逼迫而来的,因此,他的皇位始终难以真正安稳。
朱棣登基后,他对自己这个最小的妹妹极为宠爱。作为哥哥的那份特殊情感,许多人是难以感同身受的。
当宝庆公主到了适婚的年纪,作为她的哥哥,皇帝朱棣始终惦记着这件事,决心为妹妹选个合适的婚配。
从常理来看,像宝庆公主这样有着显赫身份的人,理应享有幸福的生活,然而事实却完全相反,她的生活并不幸福,因为朱棣实在是太不称职了。
朱棣经过仔细筛选后,最终选中了一个看门的千户,名叫赵辉。赵辉的父亲曾随朱元璋征战沙场,战死后被追封为千户。
因此,赵辉能够担任看门这个职务,完全是因为他父亲的生命。
赵辉长得英俊潇洒,堪称一表人才,几乎可以与我国古代四大美男子相媲美。
看到这个小伙子不错,朱棣便做了媒人,将妹妹宝庆公主许配给了他。
朱棣对这位妹妹的宠爱可见一斑,陪嫁的嫁妆远超其他公主,足足是她们的几倍。而且在婚礼当天,亲自由大太子朱高炽送到她手中。
皇帝亲自赐予的嫁妆,由朱高炽亲自护送。按理说,这样的规格和阵仗已经非常高了,那为什么宝庆公主婚后依然未能获得幸福呢?
毕竟,这终究是朱元璋的亲生女儿,而且如今还是当朝皇帝最为宠爱的妹妹。因此,赵家的人对这位公主十分忌惮,生怕她一旦不高兴,便去向皇帝告状。
在这种情形下,赵家的人要么迎合奉承,要么低头默不作声,显然,这种氛围根本让人无法忍受。
赵辉这个人,简直是个典型的大渣男,说到底也就是个流氓。不过,无论如何,他还是不敢对宝庆公主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。
那该怎么办呢?只能去外面的青楼里消愁解闷了。
丈夫不在身边,周围又没有一个能够正常交流的人,这样的生活根本无法忍受。正因为如此,宝庆公主在39岁时便离世,实在令人惋惜。
宝庆公主一死,赵辉终于解除了后顾之忧。他的府中,年轻貌美的女子如星罗棋布,细数起来,至少有百余人之多。
“女怕嫁错郎”这句话果然有其深刻的道理。尽管古代公主的地位尊贵,她们依然缺乏选择配偶的权利。
虽然我们的地位不如公主那样高贵,但至少女性仍然拥有诸多选择的权利。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,这种美好的结局,确实令人十分羡慕。
发布于:广西壮族自治区Powered by 时时采彩app官方正版下载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